5月30日,成品油價格再次上調,92號汽油每升上調0.31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33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33元。此次漲價后,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5.5元,部分地區(qū)92號汽油進入9元時代。
這是今年以來油價第九次上漲,網友們紛紛直呼“太貴了”“傷不起”“已經不敢開車出門了”“趕緊換電車吧”……看似調侃,實則是油價上漲沖擊燃油車市場的真實反映。在各大傳統(tǒng)汽車巨頭紛紛宣布轉攻新能源汽車市場、各國政府也紛紛給新能源汽車開綠燈之時,油價易漲難跌也許是一劑催化劑,將加速傳統(tǒng)燃油汽車市場的低迷,加速其最終被替代的進程。
“9漲1跌”,油價漲幅驚人
今年以來,油價持續(xù)“飄紅”,已經經歷了“9漲1跌”,網友感嘆,“買得起車,加不起油。”
北京青年報查詢國家發(fā)改委網站獲悉,今年,首次油價上調可以追溯到1月。自今年1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45元和33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7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29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8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3.5元。
僅隔不到半月,油價迎來年內二次漲價。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消息稱,自今年1月2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10元和30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4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上調0.26元。北青報以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2元。
距今年首次漲價才一個月,油價已經“三連漲”。北青報從國家發(fā)改委獲悉,自今年2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10元和20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16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上調0.17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8元。
時隔半月,又迎新一輪上調。自今年3月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60元和25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上調0.22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0元。
油價迎來“5連漲”,創(chuàng)今年以來漲幅新高。自今年3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59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上調0.62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29.5元。
油價小幅上漲,但漲勢仍在持續(xù)。自今年3月3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11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95號汽油及0號柴油每升均上調0.09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4.5元。此次漲價后,95號汽油零售價逼近2018年10月的最高點9.32元/升。
今年油價“六連漲”,終于迎來首次下跌。自今年4月15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545元和530元。92號汽油每升下調0.43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下調0.45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少花21.5元。
油價下跌好景不長,跌完就漲令車主措手不及。自今年4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05元和200元。92號汽油每升上調0.16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均上調0.17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8元。
自2022年5月16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85元和270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2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24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3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1元。
自2022年5月30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400元和390元。上述調幅折升價為92號汽油每升上調0.31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33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33元。北青報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5.5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告訴北青報: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當前,受俄烏戰(zhàn)爭、國際局勢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打破了原有的油品供應局面,引起較大的供應不平衡問題。受此影響,短周期內油價或許仍會產生波動,且此次全球石油供應問題,會持續(xù)影響一段時間。
燃油車市場壓力倍增
今年1至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309.8萬輛,同比增長9.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7.6%,占有率同比上升6.0個百分點。其中,轎車銷售113.6萬輛,同比增長34.3%,市場份額為37.3%,其中,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0.5萬輛和118.1萬輛,環(huán)比下降46.2%和47.1%,同比下降46.1%和47.6%。1至4月,汽車產銷769萬輛和769.1萬輛,同比下降10.5%和12.1%,結束了今年前3個月的增長態(tài)勢。
今年5月1日至22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78.0萬輛,同比去年下降16%,環(huán)比上月增長34%。其中,第一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3.2萬輛,同比下降21%,相對今年4月的第一周均值增長29%。第二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3.3萬輛,同比下降22%,相對今年4月第二周均值增長26%。第三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4.2萬輛,同比下降6%,表現(xiàn)逐步回暖改善,相對今年4月第三周均值增長47%。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稱,5月底前難以恢復正常水平,供應端壓力不減。新能源市場方面,生產供應相比上月有所回暖,預計5月新能源市場仍將保持25%左右的市場滲透率。受高油價影響,更多人將選擇購買新能源車。5月的新能源車供給環(huán)比會大幅改善,預計5月新能源車零售環(huán)比4月將是高增長。汽車市場在多重不利因素下舉步維艱,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好過傳統(tǒng)燃油車。
消費者和各地政府青睞新能源汽車
面對油價飆升、充電設施的增多,以及日漸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車主楊先生告訴北青報:當時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就是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成本遠低于傳統(tǒng)燃油汽車。電動汽車的充電成本只需要幾十元,可是燃油車的加油成本是其十幾倍。加上今年以來油價漲幅持續(xù)走高,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優(yōu)勢愈發(fā)凸顯。
打算購車的王先生告訴北青報:以往買車的時候會優(yōu)先考慮汽車的油耗、品牌、口碑、性能。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智能化、配置、性能、充電配套服務等相關設施的成熟,加之受疫情影響,短期乃至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長途出行計劃受限。相較之下,購買新能源汽車性價比更高,會優(yōu)先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
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新能源汽車優(yōu)惠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進一步受挫。海南省工信廳曾在今年3月29日印發(fā)《海南省2022年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若干措施》,加快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確保2022年新能源汽車在新增車輛中占比超過30%,促進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xiàn)。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加快消費恢復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
5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加快消費恢復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2022年6月至12月,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對報廢或轉出個人名下湖北號牌舊車,同時在省內購買新車并在省內上牌的個人消費者給予補貼,所需資金由省級與各市州財政分別負擔50%。其中,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8000元/輛、購買燃油汽車的補貼3000元/輛;轉出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5000元/輛、購買燃油汽車的補貼2000元/輛。
燃油車或被迫加速淘汰
不斷飆升的油價是會加速燃油車退場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告訴北青報:雖然近期油價持續(xù)上漲,但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原材料同樣也在上漲。由于近年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低碳出行、綠色出行已經成為民眾出行的主旋律,加快實現(xiàn)“雙碳”目標已經迫在眉睫。雖然全球都在加快電動汽車轉型布局,但是油價上漲暫時不是影響消費者購買傳統(tǒng)燃油車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車市場仍然依靠傳統(tǒng)燃油車,其被完全替代牽扯到能源多元化等問題,油價上漲根本上不會影響到傳統(tǒng)燃油車被替代。但是,傳統(tǒng)燃油車或將面臨被逐步替代的過程。
羅蘭貝格合伙人徐虎雄認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發(fā)展早期更多依靠政策引導,當前更多依靠市場推動,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的接受度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要。從前,消費者不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因為電池續(xù)航、充電樁不足等因素,但新能源汽車在電池續(xù)航等產品端的問題正逐步改善,大部分地區(qū)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也得以有效解決,消費者顧慮越來越少。此外,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供給越來越豐富,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消費者自然會更青睞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購車時,會從汽車的功能、駕乘體驗
關鍵詞: 92號汽油 成品油價格 傳統(tǒng)燃油汽車市場 新能源汽車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的電頭。
熱點
- 油價“9漲1跌”!加滿一箱92號汽油多花15.5元
- 專業(yè)性要求越來越高 玩著游戲就能掙錢是一個普遍的誤解
- 便利店里“新貴”扎堆 3元以下的產品成為冷柜中的“少數派”
- “掉轉船頭”進入街頭巷尾 餐飲新品牌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頑強生命力
- 零食新品牌搶占堅果及鹵制品市場 美味零食不缺市場
- 玩具領域新“流量王”!國潮積木、IP潮玩盲盒、可編程機器人
- 加強預制菜研發(fā)及外賣投入 餐飲企業(yè)多渠道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 滑板運動成青少年“新寵”!“播零杯”滑板少年城市聯(lián)賽首站開賽
- 深圳端午假期線下消費暴漲 各大商圈呈現(xiàn)火熱的消費圖景
- 賣家秀、買家秀不忍直視!視頻直播里的這些“坑”你中招了嗎?
頭條
- 訂單量均較“五一”大幅增長 端午假期旅游市場呈現(xiàn)回暖態(tài)勢
- 充分發(fā)揮整體聯(lián)動效應 天津經開區(qū)企業(yè)服務全方位提檔升級
- 定位高端市場 茅臺冰淇淋會成為又一個現(xiàn)象級網紅品牌嗎?
- 企業(yè)生產和市場需求有所回補 5月份中國經濟運行趨于恢復
- 國防部評美“航行自由行動”:呼吁共同反對美海上霸凌行徑
- 一季度中歐雙邊貿易額2058.7億美元 同比增長12.2%
- IMF首席經濟學家:目前新興市場未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資金外逃情況
- 一季度農民工資性收入增幅超7.3% 農民就業(yè)呈現(xiàn)新特點
- 國防部:中國軍隊愿同莫桑比克軍隊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
- 廣州: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社區(qū)傳播基本阻斷